1) 应怎样设定端口。贴片用bend 命令贴到圆柱介质上。
2) 如果用波导端口可以吗,应如何设定。
我用CST2009建的模。
谢谢了
conformal_single_patch.rar (17 K)
1. 你的离散端口的另一端没有“接在”内侧的金属上,我没有运行你原始的模型,不清楚这样是否会造成影响。
2. 网格划分得很密,个人认为没有必要。Lower Mesh Limit设为20的时候Minimum Mesh Step就已经是0.509了,之后即使再增大Lower Mesh Limit的数值Minimum Mesh Step也不会再变小了,那么把Lines per wavelength和Lower mesh limit设置到30以上的目的是什么呢?为了远场换算得更准确?PEC edge refine factor也不必要设置为6,如果追求速度的话,4或者2都可以考虑,只要在网格视图里离散端口不要接触到金属结构就行。
3. 最重要的,这个模型阻抗匹配了吗?我仿真这个模型只能得到如下的S11:
谢谢,学习了。
我想让天线的端口匹配到100欧姆,为的是做后面的天线阵考虑。这样,如何改进天线的结构,只改进天线端口处线宽可以吗。
天线形状的部分最好去天线交流版提问,那里是天线工程师云集区。
还有怎么选点才能使离散端口的另一点接到内层的金属“地”上。谢谢
我用的是CST2009 , 一楼的模型我打不开,谢谢
用三次Slice操作,在两个PEC上划出两个点,设置离散端口。
非常感谢站长了
站长说的很对,第一个离散端口馈电模型中,离散端口的引脚没有接触到地。网格设置过大,建议首先设置较小的网格数,然后采用自适应网格。就能得到合适的网格设置。
其次是,用波导端口馈电时,由于同轴线内导体与地交叉,当用地减去同轴线时,模型的地却与基板sub发生了交叉。很是令人困惑。
其次就是你的模型的地的厚度能不能加厚点,厚度也太小了。建议还是用离散端口馈电吧,那样需要划分的网格数会少点,但精度会降低的。至于如何调试阻抗收敛,如果用离散端口激励的话,斯密斯圆图就是以离散端口的阻抗进行归一化的。进行反归一化就能知道目前天线的输入阻抗。
至于调试匹配,可以尝试调试图中标注的部分,A部分应该是开路匹配线。B处也是匹配部分,C处是振子本身。建议先采用参数扫描,看看阻抗变化情况,接着可以用CST的优化方法。
收藏了,太感谢大家了
声明:网友回复良莠不齐,仅供参考。如需更专业系统地学习CST,可以购买资深专家讲授的CST最新视频培训课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