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是f1从零开始和从f1/1.3开始 ,两个结果差别很大
是不是书上说“在时域仿真时尽可能的使用大的带宽(20%-100%) ,所以从零设置是不合理的?
是强谐振结构么?
可能是因为强谐振结构导致仿真的中止条件不是Accuary而是 max Number ofPulse
这样的话,你频率范围不同,根据高斯信号的傅立叶变换,得知对应的时域激励信号的脉宽也不一样(频带越窄,脉宽越宽),这样的话,max Number ofPulse自然也就不一样了,这就导致了仿真结果的不同...
个人理解,请指正.
要在确认仿真的其他条件都正确的情况下,才能做出判断。
请上传模型
模型 上传了,已经仿真好。请专家和站长们帮看检查一下。自己有点急了,公司那边还等我,老师也催我。实验室就我一个仿的,以前在另一个帖子里删来删去的,非常感谢论坛站长各位。长时间以来,自己在这里学到了很多,感受到很好的氛围。
模型这会儿没功夫看了,不过远场数据都是从近场换算的,所以在保证网格划分“合适”的前提下,CST建议在计算天线远场的时候transient solver的accuracy设置为-40 dB或更低。
CST 2010无法打开楼主的模型文件.....==
可能你用的操作系统和我不一样。我用的是CST2009 你用的是2010 很接近啊
CST的版本兼容性确实不好
以前用2009就不能打开2006的模型....==
声明:网友回复良莠不齐,仅供参考。如需更专业系统地学习CST,可以购买资深专家讲授的CST最新视频培训课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