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查找分析了下原因,是否是因为当微带线长度仅仅是10mm时候,长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,有高次模的影响,所以当l=44mm的时候的S11的曲线才是比较标准正确的。
本人对微波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熟悉,所以想问下,当微带线的长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时,是否真的会对微带线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,如果这样的话,在实际测量中,是否要考虑SMA接头的探针的馈电点,实际俩个馈电点之间的距离要有保证(大于四分之一波长)?
第二个问题:微带线传播的是准TEM波,如果是因为高次模的影响,使得S11参数有了较大的改变,那么究竟是哪些模式有了影响?(希望各位大牛可以大概说下,给个方向,我查了下书,书中对于微带线的传播模式没有很细致的说明)
在此谢谢各位了。
补充说明下:
图中,上面那条曲折明显的是当l=40mm时候的S11曲线,下面那条基本直线斜向上的是当l=10mm时候的S11曲线。
能不能把你模型发上来
感觉是特性阻抗不是50吧
可以,模型如下
microstrip.rar
阻抗是50欧姆的,仿真结果差不多,也用TXLINE算过的
你弄错了
端口太大了,缩小端口就行,按你这激励方法都成带状线了
缩小端口,那么应该怎么缩小呢?微带线端口的大小限制是什么呢?
我的衬底宽度5mm,微带线宽度1.5mm,衬底(rogers5880)厚度为h(0.508mm),外加空气盒高度为5*h
空气盒宽度为衬底宽度,波端口加在空气盒上,积分线从衬底底到信号线;
请问下你能说清楚一点么?是不是宽度设定太大了?还是高度设定的问题?
带状线是上下都有接地板的啊。
当然是宽度,我没有装HFSS,根据CST的经验,宽度为微带线的3倍左右。你可以再试试。
我试过了 把宽度设为变量,发现4.5mm(也就是3倍微带线宽度)的时候曲线确实更好一点,但是当微带线长度变化的时候,S11曲线还是有比较大的变化,波端口高度变化的也设定为参数试过了,发现高度在4倍衬底高度左右变化的时候,问题还是一样的,没有解决,S11曲线同样有很大变化
我上传的HFSS文件是用hfss13做的,可能有些朋友下载了打不开,在这里把我的微带线的尺寸参数说下:
衬底:rogers5880,厚度0.508mm,宽度取的5mm,长度参数l,初值设定为10mm
金属线:铜,宽度1.5mm,厚度取的0.08mm,长度l
衬底底部设定为:有限电导率边界(接地);金属线PerfE
空气盒边界与衬底相接触,底部也与衬底底部接触,高度设定为4倍衬底厚度
加的波端口,设定为,宽度参数k,设定为4.5mm,高度参数h1,设定为2mm
中心频率3Ghz
microstrip.rar
各位朋友,今天我在看一篇关于CPW的英文论文的时候发现了,当传输线的长度较大时,k*实际波导波长=2*L的时候(实际波导波长=光速/(工作频率*sqrt(介电常数))。),会发生特征尺寸谐振,因此当我把微带线的尺寸改成40mm的时候,S11出现了谐振峰,而当L=10mm的时候,因为L太短,所以不会出现谐振峰
谢谢各位朋友的帮助
声明:网友回复良莠不齐,仅供参考。如需更专业、系统的学习HFSS,可以购买本站资深专家讲授的HFSS视频培训课程。